醫療器械業的出路在于技術創新
如果說2010年是醫藥股的盛宴,2011年更多需要精選個股,因為個股分化劇烈,需要尋找增長更具確定性的股票。今年年底到明年一季度,市場可能出現估值的轉化,醫藥股或將迎來跨年度行情。
周銳:醫療器械行業細分領域眾多,盡可能選擇空間較大且增速較高的細分領域;在個股選擇上,關注中高端領域有創新能力的企業。
經過近一年的調整,目前醫藥股估值已降至25倍左右,許多醫藥個股估值處于歷史底部,而中國的醫療器械行業相對發達國家而言,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如何看待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空間,如何把握醫療器械行業的投資機會?證券時報記者就此專訪了新財富最佳分析師、中投證券醫藥行業首席分析師周銳和添富醫藥基金基金經理助理周睿。
證券時報記者:在中國經濟轉型的背景下,醫藥行業的發展前景怎樣?未來醫藥股在股市總市值的占比會否大幅增長?
周銳:受中國老齡化﹑生活水平提升﹑政府持續投入等因素影響,醫藥行業是中長期增長最確定的行業,如我國醫療衛生費用占GDP比重約5%,遠低于美國的16%。2007~2010年末,醫藥股占A股總市值的比例分別為1.56%、2.48%、2.78%、4.41%,2011年10月14日占比為4.02%,預計該比例將穩步緩慢提升。
周睿:我們中長期依然看好醫藥行業的發展前景。首先,一直以來驅動行業發展的因素都沒變,例如人口老齡化、罹患慢性病人群比例不斷增加、老百姓的支付能力提高等。其次,新醫改推行后政府投入了近萬億資金,醫保覆蓋率和水平快速增加,這些對醫藥行業長期發展都是利好。借鑒海外經驗各行業市值占比發展經驗,從中長期發展來看,醫藥股在股市總市值的占比有望持續增長。
證券時報記者:經過今年的下跌之后,醫藥行業的估值水平是否合理?
周睿:醫藥板塊經過近一年的調整,估值的泡沫已大為縮小。目前來看,如果結合行業增速來看市盈率水平,市場已經進入了可投資區間,雖然醫藥行業相對大盤估值而言有溢價,但與行業歷史水平縱向比較已經很低。
周銳:經過今年的調整,醫藥板塊整體估值水平25倍左右,許多醫藥個股都處于歷史底部區域,配置的安全性正不斷提升,隨著今年逐漸接近尾聲,估值切換將逐步展開。醫療器械公司的估值水平比醫藥板塊稍高(主流器械公司估值35~40倍),主要是醫療器械不受藥品降價影響且上市公司業績增速較快。
證券時報記者:中國目前醫療器械行業處于何種發展階段,與發達國家相比,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哪里?
周銳:國內醫療器械行業經過近30年發展,取得了初步成績,但與世界一流公司相比(收入規模﹑技術﹑業務范圍等),要走的路還非常長。國內醫療器械行業各細分領域的發展情況也不一樣,如常用醫用耗材和大中型醫療設備領域國內企業相對成熟,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也較強;在心血管支架和創傷骨科等領域,雖然本土企業在國內市場已占主導,但海外市場才剛剛起步;還有些領域處于初始起步階段,如心臟起搏器和人工耳蝸等。
國內醫療器械行業的出路首先是技術創新,把高端市場從跨國公司手中逐步搶過來;另外,要走依托本土市場走全球化道路,畢竟海外市場空間巨大。
周睿: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目前還處于成長期,尚處于進口替代的過程中,我們與發達國家相比,行業還有非常大的成長空間,主要體現在:首先在國家加大對衛生事業的投入和日益增長的居民健康需求的背景下,醫療器械行業需求增長非常快;其次我們在技術層面與海外企業差距較大,進口替代空間很大;最后政府在醫保支付方面,對醫療器械的政策支持力度偏弱,在海外,醫療器械可以進入醫保范圍,預計國家會在這個方面加大補償的力度。
證券時報記者:從投資上來講,應該如何把握醫療器械行業的投資機會?投資邏輯和投資路徑是什么?
周銳:醫療器械行業細分領域眾多,盡可能選擇空間較大且增速較高的細分領域,如家用醫療器械,骨科等植入性醫療器械;在個股選擇上,在中高端領域要看企業的創新能力,中低端領域要看企業的橫向擴張能力,因為醫療器械行業處于高速增長階段且未來成長空間巨大,龍頭股往往是相對較好的選擇。
周睿:如果說2010年是醫藥股的盛宴,2011年更多需要精選個股,因為個股分化劇烈,需要尋找增長更具有確定性的股票。從醫療器械行業來看,我們更看好具有品牌影響力、具有渠道優勢或者可以生產替代進口產品技術驅動型公司。今年年底到明年一季度,醫藥股將面臨市場的估值轉化,或將迎來跨年度行情。